Pavone 表示,从资本支出角度来看,硬件基本上是中性的。下游节省来自更低的支持和维护成本。
超融合基础设施的新投资有所不同,因为如果试点项目失败,硬件就无法分离。Pavone 表示,由于软件是超融合基础设施的关键组成部分,因此初始进入成本可能会更高。
但 VMware 的 EVO:RAIL(又名 MARVIN)团队的 Duncan Epping 建议,在考虑升级公司的基础架构时,需要考虑融合系统的前期成本。对于超融合系统,他表示,与现有基础架构的集成以及如何管理不同的平台也需要纳入财务考虑范围。
虽然在融合市场中提供组件和系统的许多供应商都是老牌供应商,例如 EMC、思科、NetApp、惠普,但 Epping 表示,“超融合领域的一些供应商相对较新;你能信任他们处理你的关键任务工作负载吗?”
然而,并非所有提供超融合产品的公司都是新公司。拥有超融合产品 多米尼加共和国whatsapp 数据 的知名 IT 供应商包括前面提到的 EMC、戴尔、Nutanix 和 Epping 自己的 VMware。尽管 VMware 有点独特,但正如 Epping 所解释的那样,“EVO:RAIL 不是纯粹的 VMware 产品,而是一个合作伙伴计划,使客户能够从他们首选的供应商中选择超融合产品。”
超融合领域的相对较新的公司包括Gridstore、SimplVity、Yottabyte、Pivot3和Maxta。
EMC 解决方案营销高级副总裁 Bharat Badrinath 解释说,构建融合基础设施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使用构建块方法,例如VCE Vblock 环境中使用的方法,其中完全配置的系统(包括服务器、存储、网络和虚拟化软件)作为单个构建块安装在大型机箱中。通过添加其他构建块来扩展基础设施。
虽然支持融合基础设施的主要论据之一是它经过预先配置,只需轻松安装即可,但这也是反对这种构建块技术方法的主要论据之一。正如 Chris Ward 在他的Tom's IT Pro文章《是否要融合基础设施,这是一个问题》中指出的那样,由于所有部件都是预先配置的,因此产品的用户拥有预定义的配置。如果 IT 经理想要一种与提供商提供的系统不同的配置,那么他们基本上就没那么幸运了。
组件本身也是如此。由于每个组件都是由供应商选择和配置的,因此用户无法选择为他们定制的路由器或存储阵列。此外,构建块方法将用户与供应商的时间表绑定在一起,而不是用户的时间表。必须在预配置的系统中更新补丁才能保持支持。
不使用构建块方法也可以构建融合基础设施。第二种方法是使用参考架构,例如EMC 的VSPEX,它允许公司使用现有硬件(例如符合要求的路由器、存储阵列或服务器)来构建相当于预配置的 Vblock 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