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有趣且具有研究指导意义的概念
Posted: Sat Feb 08, 2025 4:44 am
我想用我的最后一个例子来说明这种情况对于类别形成意味着什么。为了做到这一点,我将从史诗体裁转向抒情诗领域。中世纪高级德语诗歌传统上分为两个子类型:Minnesang 和 Sangspruch。这两个亚种之间的区别极其模糊,最终仅通过主题来决定。民歌基本上是一首描写宫廷爱情的诗,即所谓的 Minne。相比之下,Sangspruch 只能做负面定义;它被认为是中世纪歌曲诗框架内除 Minnesang 之外的所有内容。[39]
如果我们尝试使用文体计量学方法来更精确地区分这两种形式,那么很明显,统计 Minnesang 中最常用的单词会产生非常有趣的结果,这一点在将著名的 Minnesang 选集《Minnesangs Frühling》绘制为词云时立即显现出来(图 4):[40]
图 4:词云 Minnesangs Frühling(图片来源:作者)。
图 4:词云 Minnesangs Frühling(图片来源:作者)。
事实证明,这种体裁的明显特点是第一人称人称代词的使用频率高于平均水平(即主要使用›I‹,但也使用派生形式›mir‹和›mich‹)。这与对民谣歌作为角色诗的普遍评价相符,在民谣歌中,歌手在“我爱”和“我歌”两极之间构成自己的自我。民谣不仅仅关于宫廷爱情本身,它还关于歌唱它,关于将自己定义为情人的自我。[41]另一方面,这首赞美诗似乎并没有提供同样清晰的画面,这在一个只被负面定义的文本组中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预料到的。
这一发现可能与以下事实有关:民歌是一种相对严格形成的活动,具有仪式性,在宫廷节日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42],因此具有特殊的形式和主题严格性。另一方面,圣歌的形式更加松散,可以进行多种填充。这种不平衡表明,中世纪的各 孟加拉国电报数据
个文学体裁显然并不代表同等级别的类别:更强烈特征的文本群体与那些不太明显的文本群体形成了对比。在定量评估中也必须考虑到这种不平衡的类别形成。可以设想,单靠文体学评价无法公正地评价体裁类别的复杂性。这里需要的是一种多维方法,同时还要考虑其他因素,例如主题、人物星座以及流派的制度嵌入。[43]
4. 结论
我的一系列例子就到此为止,我想总结一下我的想法:我希望我的探索能够表明,如果传统文学研究和文体学能够相互理解,那么它们就可以互相受益。传统文学研究可能只在寻求与当前问题相联系的时候才准备采用定量方法。然而,如果这种联系成立,那么——至少这里所示的初步结果表明——文体学肯定可以为中世纪研究的理论辩论做出贡献,例如,在个人风格以及作者身份的分析是否发挥的作用可能不会比中世纪研究中有时假设的更大这一问题上。相反,文体学应该关注传统文学研究对所使用的类别的看法。如果不这样做,而草率地忽视了定量的文本分析和解释学,那么虽然可以取得可衡量的成果,但却偏离了文学研究的对象。只有解决差异,才能为学科间的相互影响创造先决条件,并建立起超越单纯“敌意收购”的“方法论桥梁”。[44]
如果我们尝试使用文体计量学方法来更精确地区分这两种形式,那么很明显,统计 Minnesang 中最常用的单词会产生非常有趣的结果,这一点在将著名的 Minnesang 选集《Minnesangs Frühling》绘制为词云时立即显现出来(图 4):[40]
图 4:词云 Minnesangs Frühling(图片来源:作者)。
图 4:词云 Minnesangs Frühling(图片来源:作者)。
事实证明,这种体裁的明显特点是第一人称人称代词的使用频率高于平均水平(即主要使用›I‹,但也使用派生形式›mir‹和›mich‹)。这与对民谣歌作为角色诗的普遍评价相符,在民谣歌中,歌手在“我爱”和“我歌”两极之间构成自己的自我。民谣不仅仅关于宫廷爱情本身,它还关于歌唱它,关于将自己定义为情人的自我。[41]另一方面,这首赞美诗似乎并没有提供同样清晰的画面,这在一个只被负面定义的文本组中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预料到的。
这一发现可能与以下事实有关:民歌是一种相对严格形成的活动,具有仪式性,在宫廷节日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42],因此具有特殊的形式和主题严格性。另一方面,圣歌的形式更加松散,可以进行多种填充。这种不平衡表明,中世纪的各 孟加拉国电报数据
个文学体裁显然并不代表同等级别的类别:更强烈特征的文本群体与那些不太明显的文本群体形成了对比。在定量评估中也必须考虑到这种不平衡的类别形成。可以设想,单靠文体学评价无法公正地评价体裁类别的复杂性。这里需要的是一种多维方法,同时还要考虑其他因素,例如主题、人物星座以及流派的制度嵌入。[43]
4. 结论
我的一系列例子就到此为止,我想总结一下我的想法:我希望我的探索能够表明,如果传统文学研究和文体学能够相互理解,那么它们就可以互相受益。传统文学研究可能只在寻求与当前问题相联系的时候才准备采用定量方法。然而,如果这种联系成立,那么——至少这里所示的初步结果表明——文体学肯定可以为中世纪研究的理论辩论做出贡献,例如,在个人风格以及作者身份的分析是否发挥的作用可能不会比中世纪研究中有时假设的更大这一问题上。相反,文体学应该关注传统文学研究对所使用的类别的看法。如果不这样做,而草率地忽视了定量的文本分析和解释学,那么虽然可以取得可衡量的成果,但却偏离了文学研究的对象。只有解决差异,才能为学科间的相互影响创造先决条件,并建立起超越单纯“敌意收购”的“方法论桥梁”。[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