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 of 1

卢旺达种族大屠杀在这

Posted: Mon Mar 24, 2025 3:58 am
by Bappy11
由于独立恰逢冷战中期,政治演变被冻结,直至另行通知。法国把监管冷藏设备视为自己的特殊责任,并将其变成了自己作为超级大国地位日渐衰落的慰藉。结果,巴黎不愿承认 1989 年发生的地缘政治地震,而这一主要发生在欧洲的事件可能对非洲产生影响的想法未被接受。密特朗总统极其传统的政治世界观也无济于事。
是谚语中所说的瓷器店里的公牛,因为它既是典型的“非洲”事件,又是典型的非非洲事件。其深层原因可以追溯到卢旺达殖民前的文化。但如果没有比利时殖民当局疯狂的文化改造,这场屠杀就不可能发生。它既是疯狂的传统逻辑,也是完全现代的产物。换句话说,它是一种当代非洲社会现象。

认为如此规模、如此集中的邪恶和如此政治创造力的事件能够被控制在卢旺达官方 26,000 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是 希腊电报数据库 天真的。但许多人,包括本文作者,都抱着一线希望,希望能够实现。至于自封的“国际社会”,其标准化的世界观无法掩盖这样一个事实:就非洲而言,它不管情愿与否,都继承了前殖民帝国的衣钵。国际社会不情愿地试图面对一场史无前例的灾难,试图以联合国通常采用的生硬的人道主义方式来处理它。尽管联合国卢旺达援助团的经验毫无效力,但在种族灭绝之后,还是向失控的世界提出了进一步的官僚补救措施,好像这些措施足以让世界回到正轨。难民营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武装杀手和不幸的农民比邻而居,分享着那些选择不做出选择的遥远当局对他们施加的不真实的赏金。胜利的受害者正怀着武器,期待着迫在眉睫的军事解决方案。外交溃败几乎是绝对的。法国人被失败和他们无意中帮助流下的血流所震惊,无法做出连贯的反应。美国人因在索马里战争后对种族灭绝的被动默许而感到羞愧,他们试图掌控一个他们甚至还没有开始理解的局面。而蒙博托元帅,这个前自由世界最长期的朋友,正笨拙地试图根据他所熟悉的过时参数重新格式化整个事情。通过外交惯例和模糊的良好意图的混合,更多的败血症物质不断被注入已经溃烂的伤口。到 1996 年中期,感染完全失控了。

我要明确一点:卢旺达种族大屠杀及其后果并没有导致刚果盆地及其周边地区的崩溃。它充当了催化剂,引发了潜伏多年的危机,后来远远超出了它最初的大湖区范围。这就是局势变得如此严重的原因。卢旺达种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