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作为民用物体或敌方财产而受到的免遭故意攻击或破坏的保护外,一些墓地也可能被视为文化财产。如果是这样,墓地被故意破坏的情况将更加有限。不同类型的文化财产根据其重要性享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例如,任何受《关于发生武装冲突时保护文化财产的海牙公约》保护的墓地(以色列已批准该公约)都不能仅仅因为它是军事目标而受到攻击。只有在成为军事目标之外还有迫切的军事需要才能证明放弃豁免权是合理的。判断任何受损的墓地是否算作文化财产,如果算作文化财产,它们的重要性有多大,超出了本文的范围和作者的专业知识。即使没有一个墓地符合这一严格的标准,它们也会受到保护,免遭攻击或破坏,除非在每种情况下都满足上述特定条件。
关于人类遗骸的问题
无论墓地的法律地位如何,。有两组规定与之相关:第一,国际人道法保护人的尊严,即使他们死后也是如此;第二,国际人道法为处理因武装冲突而死亡的人,即“战争死者”的遗体提供了一套详尽的规则。我们先来谈谈尊严。国际人道法为未直接参与敌对行动的人提供的保护并不会随着他们死亡而结束。当然,并非所有保护都与死者有关,但尊严保护却与死者有关。日内瓦公约共同第 3 条规定的“损害个人尊严”禁令因此被广泛理解为适用于死者(《犯罪要件》第 18 页和第 23 页)。如果可以确定意图,损害个人尊严就是战争罪(第 8(2) 条 b xxi 和 c ii 条)。虽然共同第 3 条特别涉及“未积极参与敌对行动的人”,但一旦死亡,可以说所有人都是“失去战斗力的人”。这一解释也得到了以下事实的支持:战争死者(见下文)无论其死前的行为或法律地位如何,都受到保护。简而言之,国际人道法保护人类遗体的尊严,无论一个人是谁,他们死前做过什么,或者他们是如何死亡的。
欧洲国内法院最近审理了几起案件,阐明了在武装冲突背景下刑事侵犯死者尊严的含义。最常见的两种行为是残害尸体和/或将其展示在社交媒体上。10月 7 日暴行后,加沙人质尸体被游街示众,哈马斯最近发布的展示已故人质的视频,都是侵犯个人尊严的明显案例。但以色列的行为又如何呢?在破坏墓地时散落尸体可能不符合故意残害人类遗体的条件。然而,驾车碾压尸体(以色列国防军否认这一指控)类似于判例法认为故意侵犯死者尊严的行为。在定义侵犯一个人尊严的行为时,有一个客观因素——“普遍被认为是侵犯个人尊严的行为”(Katanga 和 Chui [审前确认决定] 第 369 段)——但文化因素也很重要。例如,国内法院已经考虑到穆斯林文化中死者不可侵犯的重要性。虽然侵犯个人尊严的行为必须在武装冲突的背景下实施才会被视为战争罪,但这些行为不一定针对因武装冲突而死亡的人。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加沙的许多墓地并不是主要为战争死难者设立的。
然而,一些尸体,特别是以色列为寻找人质尸体而挖掘出来的尸体,很可 比利时 WhatsApp 号码 能是最近死亡的,这很可能是毁灭性的武装冲突的结果。因此,让我们来谈谈国际人道法如何保护战争死者。习惯国际法要求交战国“必须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防止死者被掠夺。”(规则 113)并且“必须以尊重的方式处置死者,并尊重和妥善维护他们的坟墓”(规则 115 )。对《日内瓦第一公约》第 17条的评注澄清说,尊重坟墓意味着禁止“破坏或移走墓碑、夷平或拆除墓地以及挖出尸体等行为,除非国际人道主义法授权挖掘尸体”(2016 年评注第 17 条 GV I,第 1689 段)。国际人道法在什么情况下授权挖掘尸体?《外交政策法》第 34 条规定,只有在将遗体运回原籍国(应其本国或近亲属的要求)或“出于压倒一切的公共需要,包括医疗和调查需要”的情况下,才允许挖掘遗体。这项义务(适用于国际武装冲突和占领)针对的是坟墓位于其领土上的一方。它还涉及“非其死亡国家国民”的遗体。然而,大多数关于战争死者及其坟墓待遇的习惯规则以及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关于处理死者的指导原则都没有明确与领土或国籍挂钩。因此,冲突一方在其领土之外挖掘遗体,如果其目的不是遣返或调查,则即使不违反这项具体条约规定,至少也违反了国际人道法的精神和尊重坟墓的习惯义务。
以色列辩称,挖掘尸体正是为了国际人道法承认的目的:调查人质的下落,并将他们带回国。然而,在搜寻人质的过程中,据称以色列已经挖出了数百具尸体。CNN 报道称,以色列最近将80 具巴勒斯坦人的尸体送回加沙,据称这些尸体现在无法辨认身份。尽管令人震惊,但法律问题既不是挖出的尸体数量,也不是他们是人质的可能性。当挖掘集体坟墓以辨认尸体时,通常是在冲突之后,各方通常会处理许多他们事先不知道身份的尸体。然而,这样的挖掘是为了所有挖掘出来的尸体的利益,这意味着所有尸体都承载着辨认、纪念和遣返的愿望。相比之下,以色列扰乱了尸体的安宁,却没有寻求辨认或遣返他们(他们已经回家了)。以色列允许一些人死后失去身份,以便能够解释其他人。如果事实确实如此,那么这种做法就违反了国际人道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即与战争死者有关的原则:不歧视。国际人道法在多个地方要求战争各方“不加歧视地”履行对死者的义务。以色列对加沙死者的态度似乎违背了国际人道法保护战争死者的宗旨,无论他们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