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问题凸显了需要建立客观制度来确定如何根据

Discover tools, trends, and innovations in eu data.
Post Reply
pappu6329
Posts: 291
Joined: Sat Dec 28, 2024 4:25 am

上述问题凸显了需要建立客观制度来确定如何根据

Post by pappu6329 »

相比之下,格鲁吉亚明确将格鲁吉亚占领区排除在其国家自主贡献之外,而俄罗斯则隐含地将其排除在其国家自主贡献之外,导致在解决这些排放问题上出现真空。这凸显了《巴黎协定》的一个关键弱点:缔约方的国家自主贡献是“按原样”的,没有谈判的余地(Held 和 Roger,2018 年)。这进一步凸显了占领制度的一个长期弱点:虽然确立占领是一个事实问题,但占领国往往对此表现出“否认模式”(Benvenisti,2012 年)。

最后,案例研究表明,目前,是否将被占领土纳入国家自主贡献具有高度针对性和政治性。例如,乌克兰在 2021 年 COP26 会议上声称,俄罗斯将克里米亚纳入其报告是为了“合法化”占领。这种担忧可能促使乌克兰将其被占领土纳入自己的国家自主贡献,尽管它在实施这些地区的措施时面临重大的实际障碍。

现行国际法的作用

《巴黎协定》处理被占领领土的温室气体排放。由于缺乏关于这一问题的具体指导,作者建议转向现有的国际法原则来寻找解决方案。事实上,这些原则同样适用于有关国家没有争议的占领情况。

第一个论点基于上述“保护主义”原则。国际法委员会最近通过了《与武装冲突有关的 埃及资源 环境保护原则草案》,该原则就是在此基础上提出的。根据原则草案第 19 条,“占领国应尊重被占领土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和制度,并只能在武装冲突法规定的范围内作出改变”。随附的评论指出,“法律和制度”包括国际义务。

因此,可以说,占领前已经存在的国家自主贡献是该领土“法律和制度”的一部分。根据保护主义原则,占领国有义务尊重这一点,但允许例外。但关键问题是,这只适用于占领开始时已经生效的法律;占领国没有义务执行被占领国随后通过的任何立法(Dinstein,2009 年)。本案例研究中的国家自主贡献属于后一种情况,因为《巴黎协定》是在 2015 年达成的。因此,依赖保护主义原则可能只在协定批准后的情况下有帮助。

第二个可供探索的途径是占领国根据《巴黎协定》所承担义务的域外效力。为支持这一点,我们可以看看国际法院 所确认的国际人权法 (IHRL) 在占领期间的域外适用。为此,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在法律上将气候变化定性为人权问题方面发生了范式转变。国际法委员会在其《原则草案》评论中进一步支持了《巴黎协定》的域外适用,评论指出,在被占领土,“其他法律,如人权法和国际环境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更加重要。
Post Reply